赛事分类:
热门球员:
返回
龟兔体育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家专栏 > 生活号

进士是什么意思( 古代进士为何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各有什么不同)

生活号 发布时间: 龟兔体育 归档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这三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档次,又具体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上图_ 古代科举考试分级取士详解

从“择优录取”到“全员录用”的殿试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创立者就是那位在史上名声不佳的隋炀帝杨广,在唐宋时期发扬光大并逐渐兴盛,在明清时期达到成熟和巅峰。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共分为四档,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在州县举行,考中的就是秀才。

乡试一般在各省省会举办,参试者为秀才,考中的就是举人了。

而举人们则可在第二年进京参与礼部组织的会试,中榜者是为贡士。

而这些精心选拔出来的贡士们,则就有幸参加接下来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考中者就是科举时代最高等级的进士了。

上图_ 万历二年(1574),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

在北宋时期,殿试的淘汰率也是比较高的,直到出现了一位叫张元的读书人。此人成为贡士后屡次参加殿试都以落第告终,最终一怒之下投奔了北宋的死敌西夏,并受到西夏皇帝李元昊的重用并一直做到相国。此人日后屡屡献计献策对付宋朝,给大宋造成了相当的麻烦和损失。后来宋仁宗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此类恶劣事件,于是对殿试进行改革,取消了淘汰制,也就是说只要能参加殿试者,最终都可以成为进士。

这个政策也被后世的统治者们所接受,并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这也充分体现了封建朝廷对精英人才的关爱和尊重以及唯恐人才流失的心态。

上图_ 《明状元图考》

泾渭分明的森严“进士等级”

当然全员录用是一回事,但划分排名的事却一点也不能含糊。在明清时期,每次殿试录用的进士大概在一百至三百人之间,全部按照成绩排名被划出了泾渭分明的三个等级。

第一档次称为“一甲”,只有区区前三名,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被称为“进士及第”,可谓是进士里的进士。

这三位的去向自然也不一般,都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状元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编纂(从六品),而榜眼、探花则也可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翰林院在中国古代政治中一直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这里不仅仅只是修史写文,更承担着帮助皇帝处理军机大事、撰写奏章、为皇室成员侍读等等重任。在这里任职不仅可以得到充分的历练,更可以获得接近结交帝王宗室和重臣显贵的机会,对将来的仕途是大有益处的。

因此,一甲的三位可以说是在仕途的开局就已经领先在起跑线上了。

上图_ 清 象牙雕翰林院腰牌

而接下来的就是第二档次,所谓的进士“二甲”了。人数大概在四五十人左右。这群人则被称为“进士出身”。

二甲的头名被称为“传胪”(其实也是总排名第四名),也可以被直接授予翰林院正七品的官职。但其余的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他们无法直接获得官职,还得通过新的考试才能进入翰林院,但也只能获得“庶吉士”的身份,相当于实习生,只有再经过考核合格才能被授予编修之类的职务,或者去其他中央或地方部门任职。正因如此,二甲进士们将能直接做官的一甲进士称为“天上神仙”,而自嘲为“半路修行”。

但实际上,这些二甲进士们还是有不少特权的,比如他们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任职处所和职位,在官位“紧缺”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优先“排位”。正因如此,这些人又被当时的官场称为“老虎班”。

上图_ 清代官员身份的象征,科举入仕考场的必备,笔墨一体的墨盒

至于剩下的进士们则就称为三甲进士了,他们被称为“同进士出身”,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享受同等学历待遇”之类,从名称上看含金量就差了不少。

跟一二甲比,他们连进入翰林院的资格和机会都没有,只能去地方任职,而且还只能从被二甲“老虎班”进士们挑剩下来的官职和处所中去选择,其结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上图_ 紫光阁始建于明代,清朝是皇帝阅射和殿试武举之所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时的殿试还很注重文章内容,到了清朝则更讲究形式主义,极其看重考生的书法,而且更局限性的是,你必须能把当时官方流行的馆阁体小楷写好才能获得青睐,其他字体写的再好也是白搭。所以,在清朝书法写得好往往比文章更重要,颇有些本末倒置之感。

清朝学术大师龚自珍尽管才华满天下,但就是因为书法水平一般,所以殿试只拿了个三甲“同进士出身”,没法进翰林院,一辈子都引以为憾,也许是这个经历让其后来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

后来做过民国首任教育部长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长达10年之久的蔡元培,当年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后,因为觉得自己书法不行影响殿试排名,竟然向朝廷提出暂缓参加殿试,在得到允许后回家苦练书法,并于两年后重新参加殿试,并终获二甲“进士出身”。

上图_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

考试成绩最终并不是决定仕途的唯一标准

严格细致的等级划分,泾渭分明的任职起点,似乎让人觉得很多排名不佳的进士们上来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其实不然,明清时期,一甲精英们特别是状元们真正青史留名的并不多,很多人既没有在官场仕途上谋得高位,也没有在学术文章上留下盛名,最终也就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上度过一生。

但却有不少二甲乃至三甲进士们却最后功成名就,做出了一番伟业。

比如明代张居正,也就是二甲进士出身,最后却担任内阁首辅,相当于不是丞相的丞相,并推行了名扬千古的改革;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也是二甲进士出身,而他的恩师,被称为“一代完人”的曾国藩,则只是位列三甲的“同进士出身”,以致于曾国藩即使一直做到了两江总督,成为湘军领袖,都对此事耿耿于怀。

上图_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至于另一位清廷重臣左宗棠,更只是考上了举人,连进士的边都没沾上,但这也不妨碍其凭借过人的功绩做到了官居一品的封疆大吏(慈禧太后为表彰其功绩特赐予其进士身份)。

可见,在我国古代的用人之道上还是非常注重官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并非简简单单以科考成绩来“一考定终身”。

作者:杨上柳下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帝国缩影:中国历史上的衙门》郭建著,学林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https://www.raildoor.com
本文地址:https://www.raildoor.com/hao/70480.html
实时为您提供最新体育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1-2022

ICP备案号:渝ICP备2022011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