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分类:
热门球员:
返回
龟兔体育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家专栏 > 生活号

长津湖历史背景简介( 《长津湖》背后的历史是什么?一定要看这篇文章)

生活号 发布时间: 龟兔体育 归档

2021年9月30日,真实反映那段历史的军事大片《长津湖》在全国公映,引起了人们对长津湖战役的兴趣。历史上真实的长津湖之战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长津湖》剧照

战役发生的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韩国军队在朝鲜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6月28日,朝军攻占南韩政治中心汉城。朝鲜人民军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和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7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在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美军越过北纬38°线,随即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期间美国飞机曾多次侵入中国领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令,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辖第13兵团及所属之38军、39军、40军、42军,边防炮兵司令部及所属之炮兵1师、2师、8师。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39、40、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军、第66军)和炮兵第1、2、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在朝鲜北部有一条天然的地形线狼林山脉,平均海拔2000余米,大致呈南北走向,将朝鲜北部分为东西两个板块。朝鲜战争期间,难以逾越的狼林山脉成为交战双方的战斗分界线,战场因此划分为西线和东线,长津湖就位于狼林山脉东侧,1950年11月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大战就属于东线战场。

长津湖其实并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湖泊,它是日占时期修建的一座水库,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湖。长津湖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长津湖以东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两湖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林木繁盛,道路狭窄,人烟寥落,10月下旬就进入冬季,冬天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30度左右,属于风雪交加的高寒地区。长津湖战役打响的时候,长津湖遭遇了几十年未有的严寒,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以下,这对衣着单薄、后勤保障极弱的志愿军来说无疑是个灾难。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纂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介绍,在东线作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战伤伤员14062人、冻伤伤员30732人、战斗死亡7304人,总减员52098人 (冻伤死亡不清)。而《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则补充了志愿军在长津湖冻死的人数,称冻死4000余人,合计减员56000多人,其中死亡11000多人。

10月24日,志愿军第42军进入了长津湖以南的黄草岭、赴战岭,与向北推进的美陆战1师及韩国部队发生战斗。11月7日,志愿军主动放弃黄草岭一线阵地,向北撤退,将美军诱至长津湖一带,准备在此将其围歼。11月24日,第1陆战师分别占领了湖东面的新兴里和西面的柳潭里。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直接指挥下,美第10军包括陆战1师、第7师、第3师由长津湖向武坪里、江界方向进攻,韩国第1军团指挥首都师、步兵第3师沿东海岸向图们江边推进。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1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进入北朝鲜,17日进入长津湖地区,在柳潭里附近接替了第42军防务。根据中共中央和志愿军司令部部署,第9兵团准备在长津湖一带消灭入侵的南朝鲜首都师、第3步兵师,美国第1海军陆战师、美国第7步兵师等部。在第9兵团官兵心里,朝鲜半岛很冷,但具体冷到什么程度,他们想象不出来。在鸭绿江边,第9兵团指战员领到了棉衣棉帽,但是数量不够,有的士兵有棉衣没有棉裤,有的只领到一顶棉帽,有的什么也没有领到。

第9兵团十几万人就这样跨过了鸭绿江,深入到朝鲜北部极寒的长津湖地区。

交战部队双方情况

志愿军9兵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是中国军队的精锐之师,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的1纵、8纵和9纵。这支部队曾经在鲁南战役参与歼灭了国民党军快速纵队,在豫晥苏边区横扫国民党保安部队,在孟良崮战役参与歼灭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在淮海战役中围追堵截杜聿明几十万大军。后来,第9兵团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并在上海附近展开练兵,准备解放台湾。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毕业于黄埔五期,被日本军方称作“游击战的权威”,长期血与火的战斗生涯磨炼出宋时轮钢铁一般的性格,这个湖南醴陵汉子既能吃辣椒又能喝烈酒,脾气也特别火爆,喜欢剃光头在一线作战。在他带领下,第9兵团许多官兵也是喝酒海量,剃个秃瓢,因为这些缘故,第9兵团也被叫做“酒兵团”和“光头兵团”;兵团副司令员陶勇也是三野有名的猛将,号称“拼命三郎”,与叶飞、王必成并称第三野战军的三员虎将,1949年渡江战役时指挥了炮击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事件。

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

第9兵团下辖第20军(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和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共12个师36个团,总兵力约15万人,其中第20军50569人,第27军50501人,第26军48894人。关于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情况,《血战长津湖》一书中这样介绍:“平射炮:20军50门,26军42门,27军68门,合计160门。迫击炮:20军392门,26军435门,27军494门,合计1321门。高射机枪:3挺。重机枪:20军159挺,26军209挺,27军212挺,合计580挺。轻机枪:20军914挺,26军932挺,27军1210挺,合计3056挺。冲锋枪:20军3516支,26军4353支,27军4413支,合计12282支。步枪:20军5150支,26军13504支,27军13448支,合计32102支。坦克:0。飞机:0。”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参战部队为美军第10军,下辖美陆战1师、美步兵第3师、美步兵第7师和韩国第1军团。第10军军长爱德华·马洛里·阿尔蒙德1892年生于弗吉尼亚州,1915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在法国参战。1924年毕业于本宁堡步校,留校任教4年。1930年和1934年先后毕业于指挥与参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1942年任新编第92师师长,1944年率部在意大利参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任第10军军长,负责指挥长津湖作战。

美军第10军军长爱德华·马洛里·阿尔蒙德

美军摆在长津湖的三个师中,陆战1师无疑是绝对的主力,是志愿军最强的对手。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在作战命令中这样写到:“进攻时间是27日。第1陆战师担任主攻任务。美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部队,从陆战师的东侧经长津湖向北推进。美第3步兵师掩护陆战1师的左翼。”

陆战1师历史悠久,参加过美国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战争,该师第1陆战团成立于1846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成立的第一个团级作战单位,曾参加过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以及美国历次的海外战争。陆战1师的其余两个团第5陆战团和第7陆战团分别成立于1914年和1917年。1941年2月,以第1、第5和第7陆战团为基础组建了陆战第1师,随即开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先后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新不列颠岛、帛琉岛和冲绳岛登陆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王牌之师。陆战1师与中国也是颇有渊源,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美军就是该师部队,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北平、天津、青岛登陆也是该师,1946年“安平事件”和“沈崇事件”也是这个师所为。此番又在朝鲜狭路相逢,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陆战1师下辖第1 、5、7陆战团,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所属的三个陆战团,每团通常配属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战斗工兵连,组成团级战斗群,作为独立作战的基本战术单位。全师的重武器主要有85辆坦克、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75毫米战防炮和81门60毫米迫击炮。此外,他们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如此看来,陆战1师的装备差不多要超过志愿军全军的重武器装备。陆战1师的单兵武器配置也很先进,普通士兵装备M1步枪,班排长配卡宾枪。单兵被服装备也相当完善,士兵配发羊毛内衣、毛衣、毛裤、带帽防寒服、防雨登山服以及鸭绒睡袋,外衣是以特殊的防寒防雨材料为面料,战斗靴里为适应高寒地区作战还配有多层毛毡垫。美军的战地伙食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丰富,他们随身携带不经加热即可食用的野战快餐食品,主要是以肉类蔬菜为主的M系列罐头和以速溶饮料为主的B系列罐头,此外还配有口香糖、巧克力、火柴、香烟、餐巾纸等附属物品,品种齐全,营养丰富,完全可以保障士兵在大运动量情况下的热量补充。志愿军在长津湖曾缴获过美军野战餐车,餐车后厢一层层全是铝制抽屉,打开抽屉是一个个灶眼,空间正好可以放下美军的铝制饭盒,只要将军用饭盒放上灶眼再关上抽屉即可对饭盒进行加热,几分钟后就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反观志愿军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与后勤保障,与美军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别。没有空军支援,防空武器基本为零,无坦克和任何装甲车辆,通信器材奇缺,只有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以下部队主要依靠军号、哨子、信号弹和手电筒联络;后勤保障方面,三野南方部队入朝仓促,基本没有棉衣,每个战士身上只带着几个冻土豆作为主食,这种情况导致在长津湖战役中我军出现了极为可怕的非战斗减员。

长津湖战役大事记

1950年11月27日16时30分,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志愿军20军和27军经过一夜战斗,将一字纵队行进的机械化美军陆战1师、美第7师等“联合国军”部队包围在长达70公里的山沟并切成四段,形成了四个包围圈。在这一天,令交战双方印象最深的,与其说是一夜的流血混战,不如说是漫天的大雪。雪片密集而厚重,气温已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双方冻伤者比战伤者更加痛苦难熬。

冰天雪地中的志愿军战士

战斗首先在新兴里打响,志愿军的对手是美陆军第7师31团,该团曾在西伯利亚地区作战,因战功显赫而被美国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并由总统亲自授予“北极熊旗”。“北极熊团”参加过二战,战场经验丰富,团长为艾伦·麦克莱恩上校。27日子夜,志愿军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指挥4个团对新兴里之敌发起攻击。当时的战场上天寒地冻,战士们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夜色的掩护下交替前进,战斗中我军一共毙敌3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北极熊团”团长为艾伦·麦克莱恩被志愿军击毙,成为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阵亡的第二位上校(最高军阶阵亡者)。经过几天战斗,志愿军毙敌2800多人,消灭了美军7辆坦克、100多辆汽车,同时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大名鼎鼎的“北极熊团”被志愿军全歼。

在志愿军猛烈攻击下,11月29日,美军第10军下令东线各部转入防御;12月1日,东线美军柳潭里之陆战5团和7团开始向下碣隅里撤退,其他地区美军开始向咸兴一线收缩撤退;12月6日,下碣隅里美军向古土里撤退,两天后又向真兴里撤退。对于美军来讲,没有任何战略目的、完全为了求生的撤退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这无疑是对美军“战无不胜”神话的无情嘲讽。

长津湖战役形势图

按照战斗常规,这个时候是志愿军消灭美军的最有利时机,但是擅于夜间作战的中国军队没有抓住时机将其歼灭,原因除了极度的饥饿、寒冷和弹药不济外,还有美军强大的空中火力,这是没有任何空中支援和防空武器的志愿军无法克服与战胜的,由于美机轰炸,只要天一亮,志愿军战士就无法在战场上露面。

美军撤退的目的地是兴南港,那里聚集了大批运兵军舰。在向海岸撤退的路上,有一个极其险峻的隘口,隘口上惟一的桥梁已被志愿军炸毁——这座桥就是水门桥。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6公里处,桥下是万丈深渊,一旦没有了桥梁,过往车辆无路可绕只有被堵截于此。志愿军认识到水门桥的重要性,先后3次炸桥,但都被美军修复。关于水门桥修复的经过,后来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有一处平台横跨在一个水电站的泄洪道上,紧贴着悬崖边,下面就是峡谷。平台已被中国人毁掉,但史密斯将军(美陆战1师师长)早有预见,及时分次空投了一座车撤桥的全套器材,使部队以及推土机等全部人员和装备顺利通过。”

美军现代化装备反应的能力,已经超出了志愿军前线指挥员的判断力,当美军士兵心惊胆战通过水门桥的时候,他们发现中国军队并没有在这个险要的地方部署重兵。美军行军日记还记录了这样一件事,陆战1师在通过水门桥之前,恐有埋伏,于是派部队侦察。当美军士兵摸到山顶之后,看到志愿军一个连的官兵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持武器注视前方姿态,全部冻死在山上。

行军途中的志愿军第9兵团指战员

美军逃过水门桥后,被志愿军前堵后追的危险已不复存在,12月24日,美军193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将美军官兵撤离兴南,长津湖战役至此结束。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https://www.raildoor.com
本文地址:https://www.raildoor.com/hao/71146.html
实时为您提供最新体育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1-2022

ICP备案号:渝ICP备2022011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