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北京国际电影节推出了重映版《泰坦尼克号》。
4月1日中午12:00,售票窗口开放,《泰坦尼克号》12秒售罄。
仅仅用了12秒。
20年过去了,《泰坦尼克号》似乎仍在中国观众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泰坦尼克号》剧照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将伴随你一生,真的。”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在时长一个小时的纪录片《泰坦尼克号:20年后与詹姆斯·卡梅隆》中,展现了卡梅隆一直以来的艺术魅力以及现实悲剧。
在纪录片中,卡梅隆一直想找到这艘永不沉没的巨轮沉到海底的原因。
“我想其他人更想要的是以电影为中心的东西,但我觉得能够继续探究这些未解之谜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所以我们将这个纪录片的框架定为:‘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图为海洋学家鲍勃·巴拉德与导演卡梅隆在研究泰坦尼克号残骸模型
从卡梅隆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专项试验来看,他们所拍摄的泰克尼克号沉没前最后几个小时的画面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这太幸运了,因为在纪录片里,卡梅隆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没拍好的话,他就要“重新拍这要命的电影。”
当卡梅隆被问及如果在后续的研究实验中发现了拍摄时曾经犯下了重大失误,会不会真的重新制作《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坚决否定。
“我并没有重拍《泰坦尼克号》的打算。这部电影有很多亮点,虽然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仍有失误。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出来做这些研究调查工作的话,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些细节。所以这就算是我们自己去挑自己的错误。”
《泰坦尼克号》剧照
如果说卡梅隆真的要重拍《泰坦尼克号》的话,他已经明确知道哪里需要做修改了。
“我们需要改变最后的下沉时的几个特效,但实际上只有两三个镜头。当我在为拍摄这部电影做研究时,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这艘船到底是如何解体破碎的。我与研究泰坦尼克号的专家进行了讨论,并与亲历者的回忆进行了比对,发现二者是有所出入的,所以我基于已经获得信息和常识,想象出了可能发生的场景。
我制定了一个假设,最后证明是正确的:船头脱离了船体并直接沉入水中,掉落的同时船体尚且还保持平稳。在船头最初沉入水中时,它撕裂了船体,掉出了很多东西,这与我们发现的船头残片的状况相符。尽管20年后我们知道了更多相关的信息,但在当时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对这个问题相当了解了。”
图为莱昂纳多、凯特和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上
如果没有他拍摄过程中“疯子般”的坚持,《泰坦尼克号》绝不会有如此高的品质。
卡梅隆为泰坦尼克号痴迷,他迷恋这艘大船的故事。
“我经常一个人下潜到泰坦尼克号的海底残骸,在海底看着这艘沉船,想象当年船上会有什么故事。”卡梅隆说。
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期间,追求完美的卡梅隆几乎亲自操办每一件事。
在拍摄过程中,卡梅隆对演员和职员也非常严格。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卡梅隆还是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电影公司老板对这部电影的市场并不看好,总是会泼一些冷水,表示自己的担忧;一些年轻的演员及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对卡梅隆的古怪脾气也有埋怨和对抗;
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一切使卡梅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充满激情地拍摄着,并且喊出了“泰坦尼克号可沉,《泰坦尼克号》不可沉”这样近乎悲壮的豪言。
卡梅隆的坚持和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在《泰坦尼克号》推出三个月后,全美票房收入高达4.7亿美元,而国际票房更是超过了18亿美元,这部影片成为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同时,它还获得了14个奥斯卡奖的提名,并获得了其中的11个奖项,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泰坦尼克号》剧照
看了这个幕后故事,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会对这部电影更加喜爱,同时也一定会被卡梅隆导演这种“疯子般”的坚持所感动。正是因为他对这部电影付出的激情,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不懈,才让我们看到这部流传于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