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分类:
热门球员:
返回
龟兔体育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首页 > 体育赛事 > 世界杯

以色列戈兰高地( 以色列已经占领戈兰高地54年,究竟为什么一直不敢吞并?)

世界杯 发布时间: 龟兔体育 归档

但是戈兰高地虽然被以色列占领54年,却为何一直没有被以色列官方正式宣布吞并呢?

一、赎罪日战争与戈兰高地

10月6日为犹太人的赎罪日,犹太传统在新年假期的第十天为赎罪日。

当天犹太人禁食,全国不得使用汽车,并有五次聚会祈求上帝的宽宥,成人均赴聚会所,理论上是以色列防守力最薄弱的时候。

1973年的赎罪日,也同时在回教斋月期间,埃及和叙利亚联军为夺回前三次中东战争的失地,在10月6日向以色列发起突袭,战事持续三周。

结果埃及失去西奈半岛,阿拉伯国家开始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至1974年美国调停戈兰高地问题,以色列及叙利亚停火。

虽然叙利亚被控告为“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袭扰”,两国也仍处于交战状态,但长达几十年间里,以色列与叙利亚未曾有过新的冲突。

然而,如何处理争议的焦点——戈兰高地,仍是未来能否达成真正和平的关键。

戈兰(Golan)在希伯莱文中的意思为“放逐─exile,或拘押─captive”,源于旧约圣经中,流放待审犯人所在的“Bashan 的戈兰城─city of Golan in Bashan”,Bashan的意思为:尘土─light soi,圣经中记载为犹太人的领地。

戈兰高地位于叙国最南端,约旦河东岸,加利利湖东北12英里,为叙利亚、以色列、约旦及黎巴嫩四国交界处的长65公里、宽20公里、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的高地,戈兰高地俯瞰加利利平原及以色列北部。

二、戈兰高地事关安全和水源

戈兰高地对以色列和叙利亚而言都具军事战略价值,“土地”及“安全”是发生冲突的两个基本因素。

无戈兰高地,以色列北部将完全暴露于叙利亚的军事威胁下,全国用水立即产生问题;反之,无戈兰高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则完全受到以色列监控。

戈兰高地的制高位置,让以色列俯瞰、监控60公里平原外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陡峭的地势可有效遏制叙利亚地面及装甲部队的进攻。

在中远程及洲际导弹如此发达的今天,戈兰高地有何作用?

内塔尼亚胡担任以色列总理时,特别强调戈兰高地的战略重要性:“某些人认为在导弹快速发展的今日,地理要点已不具意义。但吾人不能忽略战车所带来的威胁,特别是自戈兰高地而下的战车,地理要点在导弹时代可能更具重要性,敌人可借以部署导弹让防御更加困难,此外制高点具有监控的功能,综合言之,戈兰高地攸关安全,以色列必须保有显著的优势及足够的防御措施。”

戈兰高地有两处适于战车运动的通道:北端的Tears隘口(Tears pass)及南部的火山丘,1973年以军以两个旅的兵力固守两处48小时,阻挡叙利亚1400辆战车的进攻。

叙利亚的军事科技当然没有以色列先进,但有生兵力与以色列差不多,其装甲及机械化部队可随时兵临城下。

对以色列而言,两国接壤,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仍被视为重大威胁,叙利亚导弹虽能飞越戈兰高地落至以色列任何角落。

但以色列已发展出“箭式-3”反弹道导弹系统,号称以色列版本的萨德系统,只是由于造价高昂,是否能大量部署仍有争议,因此戈兰高地如发生战事,在现阶段,仍将以传统武器对抗为主。

叙利亚也深知,若想赢得战事,仍需凭借大量的装甲车辆与火炮及作战兵员,深入以境,消灭地面有生力量。

因此,如果叙利亚有能力集结重兵越过戈兰高地,才是对以色列的真正大患。

一句话,据有戈兰高地可对敌方形成制高点威胁。

戈兰高地除军事作用外,“水源”也是以色列真正的考量。

以色列境内淡水来源有三,一为犹大(Judea)及撒玛利亚(Samaria)中央山区内石灰岩构成的山区储水层(Mountain Aquifer),水质优良,但基于政治因素(该区集中于西岸,奥斯陆协定中属巴勒斯坦领土),此一水源并未完全开发,目前仅由当地居民采用;

其次为自北部卡莫尔山(Mt.Carmel)起南向延伸至迦萨走廊(the Gaza Strip)止,西自海岸线向内陆至中央台地山麓的整个地区为海岸地下储水层(Costal Aquifer)。

以色列在这一地区内共凿有深度自50至150公尺的水井1700口,年产水量约4.5亿立方米,但近年来水质快素恶化。

原因如下:沿海人口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及废水;密集的工业区及农作区造成的化学污染;

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水源枯竭及海水倒灌导致的水质盐化,海岸四公里以内的水井被迫放弃。

第三为加利利湖,由于山区及沿海水源的开发及使用有其限制,加利利湖愈显其重要性,加利利湖主要是位于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为玄武岩及火山熔岩地质,数条季节性溪流横贯高地注入约旦河及加利利湖;

自然生态上,戈兰高地可区分为三大部:北部自Nahals Sa'ar至Gilabon,中部自Nahals Gilabon至Dilayot,南部自Nahal Dilayot至Yarmouk山谷。

加利利湖主要的水源——约旦河上游,有三条河汇集:起自赫蒙山麓的旦河(the Dan)及Banias河(the Banias Rivers),源自黎巴嫩的Hatzbani河(The Hatzbani)。

另有八条季节性的溪流(水量较多的为Zachi, Yehudiya, Daliot和 Meshushim)全部注入加利利湖(约旦河占60﹪,其它水源40﹪),以色列将5﹪的加利利湖湖水用于发电,其余作为民生用水。

1964年叙利亚企图将约旦河改道,阻截河流入迦利利湖,造成以叙边界纠纷。1965年年初,以色列以武力中止了叙国计划。

以色列著名地质学家Dr. Arnon Sofer警告,一旦弃守戈兰高地,估计至少会有50万叙利亚人会迁入。

人口产生的废水加上牲口放牧将严重污染加利利湖水,叙利亚也必然大量使用及控制戈兰高地水源,减低加利利湖进水量,危及以色列安全,约旦也将受影响。

因此学者建议,未来的戈兰高地谈判,在水资源议题上必须将上游国家的土耳其及下游国家的约旦一并列入谈判对象。

军事安全和水源都事关国家命脉,既然戈兰高地对以色列如此重要,但以色列为何仅是长期占领却不正式吞并?

戈兰高地历史复杂

以色列没有正式吞并戈兰高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戈兰高地的历史很复杂。

一切都是帝国主义遗祸。

中东地区自古争战不断,今日全球的动乱也源于此,土地的争夺、易手本为常事,不论因何原因及手段获得土地,主权的宣示必然因长期、连续的继承而来。

今日戈兰高地落于以色列手中,其实不必引经据典也无人可以奈犹太人如何。

考古发掘显示,此一地区确为各种族争夺之地。

以色列在夺取戈兰高地后,搬出圣经证明此地是犹太上帝应允之地的一部,立法并大力建设企图永世经营,叙利亚当然不甘心让以色列白拿。

因此各说各话,当然,根据文字的记载,犹太人以一部圣经涵盖所有活动,在道义上占了上风。

实际上,戈兰高地在奥斯曼帝国崩解以前并无国际纷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企图分割中东势力。

1922年,国际联盟同意英国委任治理约旦河两岸,范围西起地中海岸、东至伊拉克边界约4.58万平方英里的巴勒斯坦地区,原为奥斯曼帝国辖地的戈兰高地被划入在内。

1923年3月,英国为保护其在伊拉克北部Mosul 油田的利益,降低与当时受法国委治的叙利亚-黎巴嫩的磨擦,与法国就巴勒斯坦及叙利亚边界问题达成协议,将戈兰高地管辖权转移至法国;

1941年,叙利亚独立后将之归入版图,1944年法国放弃托管;

1948年,以色列独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到1949年停火,前英、法协议中的边界便成了叙以两国的停战线,叙利亚以戈兰高地为西南部屏障。

但在1967年6月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夺下戈兰高地。

1948年以色列独立后开始在北部地区及以、叙边界大量兴建集体农场(kibutzim),叙利亚则在戈兰高地建筑大量防御工事,并与以色列边垦农民不断发生冲突,1964年叙利亚企图将戈兰高地约旦河上游水流改道。

1965年春,以色列使用武力中止叙国水道工程,两国紧张情势升高,到1967年战前,叙利亚一直利用此一制高点对以北的犹太安置区(Settlement)、农场及胡雷山谷的引水工程行炮击。

1967年爆发六日战争,以色列在两天时间内夺取高地,大批阿拉伯居民逃离。

戈兰高地原有249个阿拉伯村落 ,六日战争后仅存五个,约14.7万人被迫流亡,近50万人至今仍被置于叙利亚的难民营中(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 IDP)。

目前,戈兰高地约有1.7万名德鲁士族(Druz)居民,以色列政府在1967年后,对德鲁士人提供水电设施,协助农业训练。

德鲁士人也享有以色列的福利,接受十年义务教育,维持彼等原有之宗教信仰。

正是因为戈兰高地历史复杂,造成了一系列的民族和历史阐述问题,所以以色列不敢贸然吞并。

四、联合国不承认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的合法性

以色列不敢明目张胆吞并戈兰高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来自联合国的压力。

以色列在夺取戈兰高地后,拒绝履行联合国第93、242、338号等要求归还的决议,以色列人认为:

1. 根据圣经记载,此地属犹太“祖产”。

因此,1981年的兼并法可以纠正历史及英国在1923年将戈兰高地转移给法国管辖的错误。

2. 戈兰高地在英、法托管时期为巴勒斯坦领地,叙利亚当时尚非独立主权国,无权声明戈兰高地主权。

3. 以色列在胡雷山谷居住之农民长期遭来自高戈兰高地炮击的威胁,戈兰高地影响以色列国家安全,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为自卫。

叙利亚方面有不同的说法。

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叙划定停火线及非军事区,但以色列在非军事区中的违规事件从未中止;

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The U.N. Truce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UNTSO)的报告描述:以色列农民不断自停火区向东扩张耕地,瑞典籍的维和部队指挥官卡尔将军(General Carl von Horn of the U.N. peacekeeping forces)也称“以色列在戈兰高地下方营建水渠及灌溉系统,并侵占阿拉伯人土地”。

自1951年起,以色列部队开始入侵及摧毁非军事区内的阿拉伯村落,拒绝联合国第93号要求赔偿的决议。

以色列农民将来自叙利亚的河水,改道引进以色列境内,更升高对立情势,以色列部队为此加强了对阿拉伯民众施加武力的频次。

1955年12月11日,造成叙利亚56人丧生、7人受伤、32人失踪,遭联合国第111号决议谴责;

1962年3月16日,以军再度施暴,联合国第171号决议再度谴责,以色列均置之不理;

1966年以色列将推土机开进叙国领土,并反指叙利亚挑衅,但六日战争后,以色列将领马第亚胡(Matityahu Peled)承认:“1967年以前的以叙边境冲突,主要为以色列的安全政策要求在非军事区中大量兴建安置区而引起的─most of the border clashes before the 1967 war,"were a result of our security policy of maximum settlement in the demilitarized zone.”

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后,立即兴建了集体农场,移入大量居民,1970年已有12个社区。

目前约有1.4万人分布于32个社区(27个kibutzim和moshavim,5个一般社区),动用大量文化宣传将戈兰高地与犹太历史结合以合法化其占有的行为,叙利亚不断以军事袭扰及外交手段企图迫使以色列交还高地。

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赎罪日战争中,叙利亚重兵几乎重新夺回高地,10月8日以军反击,夺回控制权,并深入叙境15英里 。

1974年5月31日两国签署部队后撤协定,并由联合国多国部队监督执行停火,战后以色列固守高地,仍辩称保留遵守联合国242及338号决议,经由谈判解决土地争议的空间。

同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497号决议声明反对以武力获得土地,不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兼并。

1996年12月4日,联合国第51/28号决议谴责以色列未撤出戈兰高地,决议后的2000年6月,以色列仍大举兴建350户的安置社区,引起联合国愤怒,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放话,以色列休想吞并戈兰高地。

五、和平重于土地?

叙利亚在武器性能及数量上的改良,让以色列不得不正视戈兰高地问题,已故总理拉宾在戈兰问题上采较务实的态度,认为“和平共处优于对抗”,因而为以色列定下了占领而非吞并的戈兰高地政策基调。

但以色列并非随时放弃戈兰高地,1992年9月9日,拉宾对国会演说时表示:“以色列对联合国第242及338号决议的解读为百分之百的和平,但以色列不会先放弃一切来换取和平”。

次日,拉宾对全国广播:“为与叙利亚达成和约,结束交战状态、开放边界、重新缔交、关系正常化,以色列已准备履行联合国第242及338号决议换取真正的和平,当然这也代表着在土地问题上会有某种程度的妥协,但除非叙利亚也有相同的共识,否则以色列不会进一步讨论此一问题”。

拉宾总理“以土地换取和平”、归还戈兰高地的务实主张为自己种下杀机,1995年11月4日,遭右翼极端份子刺杀身亡。

以色列愿意自戈兰高地撤军的主要条件之一为:戈兰高地非军事化。

但以色列对叙利亚仍存戒心,认为叙国有能力在一夜间集中兵力于边界,要求叙国部队退至大马士革以北。

以色列在1979年与埃及签署和议时即强调,非军事区必须包含二大部份:戈兰高地及整个南叙利亚,就戈兰高地南北两面地势而言,叙利亚方面为开阔平原,以色列则为山区丘陵。

如双方等距离画出非军事区,叙利亚占有易于重新集结、部署及运动的优势;但即使整个叙利亚南部都非军事化也未必确保以色列安全,军方将领认为放弃戈兰高地有如自杀,除军事考量外,前节所述水源遭控制及污染问题更为严重。

曾任军事总长的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Ehud Barak)曾表示,即使达成和平协议,以色列仍需保有驻军;

由于兵力均势改变,今日之叙利亚及整体地区情势已非50年前可比,戈兰高地若在叙国手中,以色列将付出极高的代价重获控制权。

以色列内部曾对“和平重于土地─peace is better than territory”——是否归还戈兰高地以换取和平一事有过争议,右翼的论点为“和平重于土地”的重点在有真正的“和平”?右翼派系不信任叙利亚政权,认为与其不确定叙利亚会否毁约,还不如守住戈兰高地较为保险。

1996年9月26日,已故叙利亚阿塞德总统发表声明称“已和以色列达成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随后在美国监督下进行细部谈判”,

当时的以色列民意似乎无法接受此一说法,内塔尼亚胡反对奥斯陆协定的强硬政策,终导致中东和会所有谈判中止,夏隆更进一步完全推翻奥斯陆协定。

以色列政府对戈兰高地的基本政策为:“以色列政府视戈兰高地为安全必要之屏障且为重要之水源,维持以色列对其主权为与叙利亚谈判的底线”。

以色列不信任任何阿拉伯政权,与以色列缔约必须以“满足其安全要求”为基础否则免谈,于是世人见到了四次中东战争、轰炸巴格达。

入侵贝鲁特、鼓动两次波斯湾战争,挑起多次巴勒斯坦动乱等等,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https://www.raildoor.com
本文地址:https://www.raildoor.com/match/512412.html

本月热门文章

实时为您提供最新体育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1-2022

ICP备案号:渝ICP备2022011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