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分类:
热门球员:
返回
龟兔体育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首页 > 球员资料 > 罗纳尔多

大罗纳尔多生平( 伟人的足球情结:邓小平酷爱足球,曾邀马拉多纳来中国)

罗纳尔多 发布时间: 龟兔体育 归档

据邓小平的儿女曾经公开说过:“我父亲生平有三个爱好,一是足球,二是言菊朋的京剧,三是桥牌!”

1920年,年仅16岁的邓小平,在去往法国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现代足球,从此便与这项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作为球迷的邓小平通过各种新闻纸媒了解了比赛的情况,特别是足球方面的,然而,靠勤工俭学赚来的薪水刚够养活自己的邓小平,实在没有钱买票现场观赛。

当时,乌拉圭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美小国,区区二三百万人口的他们却派出了一支足球队前来参赛,引起了欧洲足坛不小的轰动,但很多欧洲国家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南美小国,在后来的比赛中让人惊艳,他们先是以7:0的巨大优势战胜了欧洲劲旅南斯拉夫队,紧接着又以3:0的成绩完胜美国队,直叫人们目瞪口呆,他们惊艳的表现不断占据着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在第3场与东道主法国队的比赛前,作为一个连续两场大胜的黑马,这场比赛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一度导致比赛的票价不断高涨。

如此场面,邓小平可从来没有见过,加之对于足球的无比热爱,邓小平无法按捺自己激动的心情,无论如何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看这场比赛。于是,邓小平竟然挡掉了自己的衣服,买了门票,毅然决然的去观看了这场他生平第一次现场观看的球赛!

比赛当天,体育场几乎座无缺席,最终乌拉圭队以5:1的大胜东道主法国队,半决赛中又以2:1力克荷兰队,最后决赛中又以2:0轻取瑞士队,五战全胜摘得桂冠!

在整个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中,尽管邓小平只现场观看了这一场比赛,但每一场比赛的新闻报道,他都不会错过,以至于多年后回忆起那届奥运会时,他依然还清楚的记得最后的冠军是乌拉圭队!

据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回忆道:“父亲在法国时还染上了一个嗜好,而且终身兴趣盎然,就是看足球。在法国,他没有钱,有一次为了看一场国际足球比赛,花了五个法郎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门票。至今他回忆起来还说,五个法郎,是一天的饭钱,在那时候对他来说可不容易啊!”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对于足球的热情丝毫未减,甚至到了有球必看的地步。据他的女儿邓榕回忆道:“爸爸甚至连娃娃举办的友谊赛,都要带着我们去看,我们不懂比赛,他说不懂也要去看。”1959年的某一天,在一块土场旁边,邓小平就曾坐在马扎上,安静的看着一群孩子踢球,还不时在旁指导和评论!

还有一次,邓小平因为骨折而生病住院,恰逢一场重要的足球对抗赛,他不愿错过机会,于是躺在病床上看完了整场比赛的实况转播,贺龙前去探望他,彼时贺龙在国家体委任职,邓小平还开玩笑地对他说:“我什么时候才能多看几场足球比赛的转播啊!”

1974年,邓小平观看了第十届世界杯的纪录片《世界在你脚下》,当时负责足球工作的陈家亮就坐在旁边,一部片子不过七八十分钟,但是邓小平看完一遍,感觉意犹未尽,询问还有什么,陈家亮便把世界杯决赛的录像播出来给他看,这一次观影,足足三个多小时。

据后来陈家亮在《党史文汇》中记录:邓小平此次观看期间,中途一刻都没有休息,他话很少,不轻易发表言论,只是看得特别认真。

1977年的某一天,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本次比赛邀请到了来自亚、非、拉三大洲的12支球赛参加,邓小平听说有足球比赛,便积极去观看。他只是为了看比赛,便静静地坐在最后一排,这时候人丛中有人看到了邓小平,不一会儿这个消息便传开了,观看比赛的球迷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邓小平只好走到最前面向大家鼓掌,表示谢意!

1992年,中央电视台正在直播中国国奥队与科威特国奥队的比赛,比赛正酣,却被突如其来的新闻联播打断了,球迷纷纷给电视台打电话,希望可以恢复比赛直播,面对大家的请求,电视台表示自己做不了主。可是几天之后,足球比赛正常进行着,没有被任何节目打断,原来,邓小平委托办公室的同志给电视台打了电话,应了广大球迷的心,指示不要中断足球比赛的直播。

邓小平说:“我生平最喜欢足球,看了几十年了!”他不仅喜欢,也向中国足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对当时的国足以及整个大环境,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去现场看比赛,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足球的氛围。工作之余,邓小平总会抽身去现场看球,可是久而久之他便发现,只要自己到了现场,就会造成场面的拥堵,为了不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家看录像带。

《体育报》是邓小平最喜欢阅读的报纸之一,可是有重大比赛时,他都会把这份报纸先放在一边,因为报纸中有前一天的比赛结果,知道了比赛结果再去看录像,就没什么意思了,同时,他也绝不让身边的人给他说任何关于比赛结果的话题。邓小平拒绝“剧透”,看录像带,就像是在看现场直播一样津津有味。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期间,央视共转播了52场足球盛宴,邓小平一场比赛都没有落下,统统都看完了,当时他已经是86岁的高龄,陪在他身边30年的警卫员张忠宝说:“白天能看的他看,晚上看不了就让我录下来,在如此年纪下,对足球还有这么高的兴致。”

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说:“足球比赛充满了悬念和不确定因素,这让父亲很喜欢。足球比赛弱队也许会赢,强队也许会输,这是足球有意思的地方。”

邓小平究竟有多懂足球?邓小平经常和家人一起观看足球比赛,家人直言,一群人“抢”着一个皮球,半天也进不了一个,真没意思。邓小平听到这样的评论,总会耐心地解释:“球赛好看不好看,和进球没关系,只要踢得精彩,不进球也好看。一场比赛,要看技术、战术等几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进球。”

当然,如果球员取得进球,邓小平会给他们鼓掌叫好,如果失误了或者没有进球,他也会说“踢得臭死了。”

邓小平喜欢足球,自然也十分关心国足的成绩了。

国足踢得差,不是一天两天了,国人编出许多调侃国足的段子,例如:

罗纳尔多退役了,巴西足球8年没缓过来;齐达内退役了,法国足球12年没缓过来;巴乔退役了,意大利足球16年没缓过来;克鲁伊夫退役了,荷兰足球20多年没缓过来;普斯卡什退役了,匈牙利足球30多年没缓过来;高俅退役了,中国足球一千多年没缓过来……

但是邓小平给了当时的国足最中肯的评价。一次在看了国足的比赛后,面对国足的失利,他说:“我们虽然输球了,但是咱们的队员很努力,都踢得不错,虽然水平跟人家不是在一个阶梯上,踢得还是不错嘛!”但是偶尔也会自嘲,说看国足球队就有股“闷气”不能出,还是看女排能激发内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足球是世界上传播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之一,发展好足球,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邓小平直言:“我们的水平不高,在国际社会上比出点成绩,人家就会对我们尊重些。”

1985年8月11日,国际足联16岁以下世锦赛在北京成功召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接见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时,向在座的体委同志传达了邓小平关于足球的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邓小平还向阿维兰热表达了本次比赛能在中国举办的感激之情,这将有利于推动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而国际足联的同志们,也看出邓小平的深谋远虑。

1974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在与全国体委总会、足球协会负责人谈话时,就提到“足球不从娃娃开始搞,成绩是提不上去的”,彼时体育专业队要扩编,要挑选大量的人才;1979年,邓小平再次接见体委的工作人员时强调,“增加‘娃娃’的事,要专门写个报告,要包括军队在内!”另外据曾在国家体委担任领导的荣高棠回忆,邓小平早在1950就曾经作过类似的指示。

对于足球这种大球运动,邓小平直言:“身体素质很关键的,和小球是不同的。振兴中国足球,绝非易事,也没有什么捷径或秘诀,请几个洋教头就能了事的。必须从娃娃、少年抓起,实实在在地下几十年的苦功夫!”

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亚运会上披金斩银,也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国足的水平却迟迟上不去。面对这样的情况,邓小平指示:要建立足球特区,于是第一个足球特区很快在辽宁大连成立了,这也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改革正式吹响号角。

马拉多纳是阿根廷球星,邓小平也十分喜欢他,亲切地称呼他为“那个小个子”。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之后,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他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因此邓小平希望看到这个球星来中国踢比赛。

那时,马拉多纳效力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俱乐部,从默默无闻到捧得意甲冠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马拉多纳这样的球星,他在球队的价值,几乎是球员>球队的存在。

1987年,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的董事长罗马诺·普罗迪在在华协商建造电厂时,中信集团董事长提到,邓小平同志十分喜欢马拉多纳,邓小平很希望他能来中国踢一场友谊赛,如果愿意,那么这场比赛将在北京体育场举行,到时将会有6亿人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到这场比赛。

罗马诺·普罗迪回到意大利后,便与马拉多纳见了面,并表达了去中国踢球的请求,但是马拉多纳对这份邀请并不在意,甚至提出了索要23万美元的天价出场费,他说:“我的合同里没有条款说要在意大利之外的地方比赛。”

罗马诺·普罗迪是一个“中国通”,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也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如果能在这里踢一场比赛,无疑将会收获更多的球迷,而马拉多纳显然是无法理解的,他只是提出了自己想要索取的价钱。最终,普罗迪没能够说服马拉多纳。

的确,23万美元对于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再加上各种招待费、行程开销及安排等,算下来至少在500万人民币左右,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只能作罢。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他对足球的热爱,不只是简简单单地看球,他为足球体系的建设、职业化道路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958年劳动节的前一天,国家队的两支球队准备了一场比赛,邓小平专程赶来看球,他知道,这两支球队实力相差不大,想必是一场精彩的比赛。可是队员们听说邓小平来了,都不想在首长面前输球,于是私下协商,干脆打个平手。

邓小平看到比赛过程的平淡无奇,最终比赛2:2的结局,心里很不高兴,他把相关负责人叫过来,狠狠批评了一顿,直言要给足球一块净土,认真比赛,杜绝假球。

1977年,北京举办多国邀请赛时,香港队也有意参加,但是由于香港的主权归属中国,根据国际足联规定,是不能参加这场比赛的,为此,香港的运动员们十分沮丧。邓小平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即给香港队开设了绿色通道,并且在队员训练期间,专程探望,这给了运动员极大的信心。香港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功晋级决赛。

邓小平对港澳同胞的关心,为后来1997年香港回归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国内比赛看得多了,邓小平便发现了问题,赛场上裁判左右结果的情况多有发生,球员自己没本事,赢球靠裁判帮忙,自己的水平得不到提高,最终倒霉的是自己。邓小平说:“我们的裁判有很大的问题,害怕运动员,哨子吹不好,这是不利于中国足球进步的,结果只能是害了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教育我们的裁判。”

邓小平还说:“在国外,运动员是很害怕裁判的,黄牌是警告,红牌直接就罚下去了,我们却恰恰相反。裁判吹得好,能提高球员的水平,裁判吹得不好,就降低球员的水平,运动员不尊重裁判,也会降低自己的水平。”他直截了当地提出,裁判的问题必须解决,如果国内没有好的裁判培训基地,就送到国外学习。

振兴中国足球,绝非易事,也没有什么捷径或秘诀,不是请几个洋教头就能了事的。

在与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谈话时,邓小平更是开天辟地地指出,可以把足球当做一个行业发展,学习国外的联赛,组织国际的邀请赛。这为后来举办的甲A联赛、中超联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991年,中国足协筹建了一支由22名足球精英组成的少年队,他们从祖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赴巴西学习足球技术与先进理念,这支球队由健力宝公司赞助支持,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健力宝队”,此次留洋培育出了如李金羽、李铁、王治等一大批优秀球员,为国足2002年冲入日韩世界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足球被誉为“和平年代的战争”,邓小平喜欢足球是发自内心的,而我国其他多位领导人也都有着一颗“足球”心结。

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https://www.raildoor.com
本文地址:https://www.raildoor.com/roster/187359.html

本月热门文章

实时为您提供最新体育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1-2022

ICP备案号:渝ICP备2022011828号-1